诚信·专业·服务
0731-85678799

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

医学美容消费者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医美市场方兴未艾,医疗美容纠纷也屡见不鲜,遂基于最近代理的几起医疗美容纠纷和有关司法案例写作此文。

实践中医疗美容纠纷的案由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二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前者是基于合同关系提起的违约之诉,后者则是基于侵权行为提起的侵权之诉。显而易见,医美机构通常是被诉方,因此,于医美机构而言,招揽顾客、服务顾客固然重要,规避风险、减少诉累、维护声誉也应当予以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 不得超范围经营或聘请无相应从业资质的人员

《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按照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常见的各类美容外科项分为四级。医美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其执业许可证载明的诊疗科目实施美容项目,并聘用已取得合格有效的 医疗 美容 卫生专业 资质 的人员。如果医美机构超范围经营或者实施美容项目的医生没有相应资质,有可能被认定存在欺诈行为。根据目前已有的司法案例来看,医疗美容 分为 治疗型 医美 消费型 医美 对于 纯粹 追求 消费型 医美, 就医者 具有 消费者 特征, 法院 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审理 案件 。因此,一旦医美机构超范围经营或医生不具备相应资格被证实,不仅要退还顾客支付的医美服务费用,还要支付医美服务费用的三倍赔偿金。

二、不虚假宣传或承诺美容效果

医美并非一劳永逸之事,其效果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首先,医美机构在做宣传时,不能言过其实,夸大通过某项目本不能达到的结果,否则有可能被认定为欺诈行为而支付三倍赔偿金。其次,医美手术不同于其他治疗性手术,除了个体差异的影响之外,不同的审美观念亦会对医美的手术效果出现不径相同的理解。实践中医美机构是否存在违约行为多从术后实际效果是否达到其术前承诺的效果这一角度予以审查。如果医美机构在术前向顾客承诺了术后美容效果,而后又未达到这一预期,则有可能认定医美机构构成违约行为,而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三、 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医美各项项目价格透明、公开,告知注射或使用的药物和产品名称,制作详细项目计价明细,让顾客能够清晰了解到每笔收费的情况;二是告知顾客医美术后有关风险。

医疗美容因个体差异在注射某类产品或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轻者如过敏、肿胀、疼痛、疤痕、不对称等,重者则造成身体器质性损害,这些不良后果也正是顾客提起诉讼的主要原因。《民法典》《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均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十一条甚至将医疗机构是否尽到告知义务作为医疗损害鉴定的事项之一。因此,医美机构在为顾客进行手术或注射某产品前应当充分、全面告知顾客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呈现形式可以是《医美服务合同》《知情同意书》等,均应用加粗字体或其他足以引起一般普通人注意的方式标明,并加以口头告知。